1)第一章 五年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长期的历史环境和背景,既是压力,也是一种积淀和指导,以中国来说,长期的历史,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固定和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但是也在同时为我们民族指点了前进的方向,通过长期的失败和成功的积累,让我们将国家的前进方式定义为远交近攻,而影响周围邻国的方式,则以文化影响和移植为主。

  相比之下,欧洲在长期的积累中,尤其是在经过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后,已经将整个欧洲的扩张定义为向远东的侵略和染指,这都可以从近代以及现代的某些欧洲所做出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指导中看出来。欧洲人一直秉承着这个已经积累在他们文化和传统中的目标,对中东,俄罗斯地区进行着影响和分裂,显然,通过这次的战争,他们暂时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是,远东的最终目标是中国,而欧洲最终的目的也是中国,或许在他们骨子里,打通陆地的丝绸之路,才是最终的目的。

  当然,在讨论中,我们也不能不谈论超级大国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他所拥有的实力或许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因为她年轻,没有历史包袱和限制,让他可以毫无顾及的发挥他们全部的潜力和想象力,可是在失去历史包袱的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历史所该有的积累,所以对于美国来说,他的对外政策是混乱和不统一的,从上个世纪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一直在寻找和树立自己的敌人,至于这个敌人的位置在哪里,打败他可以获得对民族和国家怎样的优势,却并不是美国人所需要考虑的。

  与中国和欧洲相比,美国人更喜欢那种与敌人对敌时可以获得的民族凝聚力,以及打败敌人后,获得的那种民族成功感,这也是他在二战之后,接连对中美洲,中东,亚洲地区的所谓流氓国家动武的原因之一,但是,现在看来,相当一部分战争,却并没有获得传统意义上的优势和战果,相反,却为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可以说,美国历届总统中,有好几位也是因为这战争而失去了自己的权利。

  所以,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我们与敌人之间,某些问题是不能单一的用好坏,正义,邪恶,敌我来区分,更多的要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定位上去看待这个问题。好,我的话,讲完了。”讲台上,丁文彦郎声说完,利落的放下教鞭,向大家敬了个军礼。

  “丁副参谋长,我想问一下,关于你之前所说的,如果我们中国是以远交近攻的方式来进行扩张,那么是否可以肯定,我们需要对周遍的某些国家进行侵略,而您之后又说,这些问题是不能以单一的好坏和正义与否来判断,那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可以发动对邻居的侵略而毫不顾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