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好报_偏执权臣的小公主丢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所以拾忧道长方才说的贵人就是元琼公主啦”

  “什么呀,”也有中年女子不买账,“贵人就能和青楼女子厮混偷跑了”

  人群中阵唏嘘,这事儿怎么说都是丢了皇家人的大脸了

  另名女子认出这是公主后,却是慢悠悠地说道“谣言不可信,公主离开赵国时,同行的可不是明月楼中的不知名女子。我那时看见了,明明是位年轻道长。”

  “而且啊,”她神神秘秘地,“据说这次拾忧道长去漳河那里陛下是知道的,那说不定当年公主和道长起走也是陛下的命令呢”

  这话出,倒真是糊弄了好堆人。

  不过也有人立场坚定得很,个穷酸秀才皱了皱鼻子“要真是陛下令让公主走的,那他又为什么暗中派人寻公主”

  那女子答得也快“你这人,圣意哪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猜得到的。”

  听那女子说得套套的,元琼哭笑不得地多看了她眼。

  只见其他人听着那女子和酸秀才言语的,就跟个墙头草般来回倒,不知不觉像是分了两个阵营,边信她是能转运的贵人,边揪着她过去的事情不放。

  正在这时,徐夙忽然走了两步,站到了她的身后。

  元琼还未来得及问他作何,他已不知从哪里摸出根桃木簪子,挽起她绺发作云鬓,动作流畅地替她别上。

  头皮麻,她完全没想到他会在人前有这样的举动,怔怔地回过头。

  赵国人、尤其是居于都城之中的人,他们甚至并非都见过元琼,却是个个认得徐夙的。百姓们常道距离徐正卿救下赵国已过了八年,有的人连孩子都有了,徐正卿却直孑然身,做那不食烟火的端方君子。

  此时见到徐夙也会如此照顾个女子,连城中的人也被吸引来看起了热闹。

  也正是七嘴八舌间,方才的事情已经在人群中传了个遍。

  徐夙指尖轻轻划过她的青丝,理齐了她散乱的发。

  而后,他才状似无意地说道“公主为了救济灾民,途中将钱都寄给了拾忧道长,连簪子也只能用这木质的了。”

  听闻此言,人群中立刻有人反应了过来,领头说道“我儿随着二殿下去了漳河剿匪,前几日还写信回来说多亏有拾忧道长在那里施粥大半个月,安抚了人心,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啊原来这施粥的钱都是元琼公主寄去的”

  家家户户不乏有儿子被强制征兵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他们听到公主个娇贵小女子也为漳河水灾出了这么多力,也不管钱是多是少,感慨和好话很快就把先前的议论声全压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