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采选_景帝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享尽人间富贵,不知民间疾苦?

  皇帝对他的评价,简直让卫衍瞠目结舌起来了。

  原来在皇帝的心目之中,他竟然一直是这般不学无术,不知民间疾苦的纨绔模样,难道这才是皇帝如此羞辱于他,轻慢于他的真正原因?

  只是,这世上任何人都可以这么说他,这个人独独不该是皇帝陛下。

  若说享尽人间富贵,这个世上除了皇帝之外,还有谁当得起这样的形容?

  若论不知民间疾苦,卫衍可不觉得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陛下,会比他更了解民间疾苦。

  但是,皇帝是君,他是臣,君王说他一句,他作为臣子,自然应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断不可回他十句。而且据理力争也要看看场合,当众让皇帝下不了台的后果,通常会很严重。

  随侍了皇帝十多年,皇帝的脾气,卫衍不是不知道,此时就算他的心里有再多的不平,再多的不满,他也只能乖乖咽下肚,低头应是:

  “公子所言极是,属下日后定当好好了解一番。”

  “卫衍,你嘴里应是,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景帝不觉得自己对卫衍的评价,是什么偏颇之词,当然以卫衍的出身经历来说,就算他真的不知民间疾苦,也不是什么大错。

  只是,卫衍若是始终不知民间疾苦的话,他又怎么能让卫衍知道,民间百姓对皇家大量采选民女充斥后宫的惶恐,又怎么能让卫衍乖乖承认,他支持内务府的做法是错误的,又怎么能让卫衍发现,他之所以支持内务府,实际上是源于他内心深处的险恶目的呢?

  坦白而言,无论背后有多少人在指使,内务府力主采选一事,就其本身职责而言,并没有什么错,卫衍支持内务府的做法,本身也没有什么错,但是景帝他完全可以偷梁换柱,指责卫衍“其心可诛”,自然是没错都能变成有错。

  景帝抬起茶盏,轻轻啜饮一口,回味了一番齿间的苦涩与甘甜,才放下茶盏,整暇以待地开始向卫衍发难:

  “卫衍,我问你,若有人因一己之私,陷天下百姓于水火,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还是错?”

  “当然是错的。”卫衍根本就不知道他这么问的用意,认真地回答。

  “既然是错的,是不是应该接受惩罚?”

  “这个是自然的。”

  “好。本公子希望你牢牢记住自己今日说过的话,到时候可不要出尔反尔,逃避责罚。”听了卫衍的回答,景帝心满意足地继续喝茶听八卦。

  前些日子,景帝收到暗卫密折,知道随意居来了一江南来的商人,那名商人很喜欢说一则叫做“拉郎配”的趣事。

  果然,坐了没多久,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开始说将起来,景帝为了更有效果,特地让人将那人请到了他们这桌上,听那人讲这件趣事。

  这件趣事是这样的:

  江南有个小城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