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迁怒_景帝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有朝会,景帝在朝议的时候,始终板着脸冷着眼,全身都笼罩着低气压。

  朝臣们一开始不知道皇帝心情不好,还以为皇帝是嫌以前的表情不够威严肃穆,所以今日要做出更严肃状,他们就没当一回事,只在那里像往常一般启奏回话。

  等到某个做了点错事的大臣,被皇帝拎出来质问的时候,大家终于发现,皇帝陛下今日的心情不是不好,而是非常不好。

  像那位可怜的大臣犯的错,若在平时,皇帝斥他几句,罚他几月俸禄也就完事了。但是今日皇帝没有骂人,只不过在那里冷着声音,一条条究根刨底地问,只问到那大臣哑口无言冷汗淋漓,在大殿上长跪不起,大概连以死谢罪的心情都有了。

  皇帝心情很不好,意味着众臣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没错的大臣要小心谨慎,免得一个不小心,就被皇帝抓到了小辫子,有错的大臣更是惶恐不安,害怕错上加错,霎时殿中气氛万分紧张,人人说话都带了十二万分的小心。

  这种时候,就是有效区分能臣干吏和普通朝臣的时候。能臣干吏在皇帝的这种威压下,启奏的时候个个简要干练,甚至不用皇帝开口询问,就把后续措施一二三四通通禀明,只等皇帝抉择。至于普通朝臣,只能战战兢兢结结巴巴地对奏,别说解决问题,有些人甚至连桩小事都说不清楚。

  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肯定是说的话越少越好,多说多错,不说不错,不过皇帝真要挑刺的时候,连不说都是错。当然,比较幸运的是,皇帝目前年纪尚轻,还不像他的父祖们那般变态。

  就算如此,既然皇帝的不悦已经摆在明面上了,众臣肯定不会傻到现在去触他的霉头,自找倒霉自找罪受,所以经常因为意见不一而吵成一团的众臣,今日很难得地迅速在各种政事上达成了一致,朝廷中的各个衙门之间,也不再互相扯皮,把事情踢来踢去谁都不愿管,该应的事绝对会当廷应下来,不该应的事当然还是不能应。

  在景帝心情非常不好的这个朝会上,景朝的众臣工们,非常难得地第一次在朝会上仅仅讨论军国大事民生要务,本来要花上大段时间扯皮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第一次没有摆上朝会扯皮,而是由各个有权做主的大臣自己消化掉了。

  不过这些大臣们并不知道,皇帝的心情还要持续不好很久,等皇帝的心情终于好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在朝会上讨论鸡毛蒜皮的小事,若有大臣不开眼还来扯皮,马上就会被群起而攻之的。

  一直让景帝很头痛的如菜市场一般热闹的朝会,因为少了这些扯皮而清静了许多,这对景帝而言,也算是一种意料之外的因祸得福吧。

  事情还是回到朝会上,这一日的朝会,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在一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