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信任_景帝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衍那里问不出话来,景帝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查明他到底在担忧些什么。

  其实早在“燕山听涛图”事件后,景帝就在卫衍身边放了一群人,派人过去的那日,他就实打实地对卫衍明说了,是要让人看着他,不准他胡乱行事,所以但凡卫衍做了点什么事情,景帝总是会很快收到密报。

  当下他把前段时间收到的密报,拿出来全部翻了一遍。密报是从回京后重新开始的。云城那三年他们基本上都在一起,没有汇报的必要。

  卫衍回京后做的事情都琐碎无比,景帝拿着密报一桩桩琢磨过去,费了半日的功夫,始终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报告卫衍去采石斋的那一页上,上面记录了卫衍那日在采石斋里,先看了什么,后看了什么,最后定下了什么。

  卫衍最后定下的那架屏风,万寿节过后就摆在了昭仁殿里,景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也就是此时他待的地方。虽然景帝私下曾对卫衍的品位表示了万分鄙夷,但是这不影响他每每在披阅奏折的间隙,抬头看到那架屏风时良好的心情。

  “采石斋么?”景帝眯眼望着那架屏风,手指在案面上敲了敲,沉吟起来。

  他收到的有关卫衍的密报,都是那种一板一眼的行文格式,诸如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何事,叙事不带任何感情描述,没有妄加猜测,亦没有拖泥带水的细枝末节。

  这样的行文格式,好处是不会让观者有先入为主的观点,影响阅后的判断能力,坏处是无法从各方面预测行事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只能凭空想象。

  总的来说,这些密报实在是简练到极点,仿佛多写一个字就有浪费公帑之嫌,景帝根据这些东西,根本无法弄明白卫衍当时这般挑来拣去,最后却挑了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屏风做寿礼的原因,只能寻来密报的撰写人,卫衍身边暗卫的总负责人,赵石赵侍卫来问个清楚。

  赵石很快应召而来,开始事无巨细地回答皇帝的问话。

  赵石任暗卫十多年,刚开始接到这道保护卫衍的圣谕的时候,还以为卫衍是一名须严密保护,同时又让皇帝很放心不下,须严加监视的宠臣。

  虽然暗卫向来都是在暗中监视,这么光明正大地直接调到人身边看着还是第一次,但是他以为这不过是皇帝与卫衍两人,为了让彼此放心,表明绝对不会“君臣两相疑”的姿态,才会有这种暗卫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监视的场面,所以当时他并没有觉得有多大的奇怪。

  至于后来,则完全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了。

  赵石领命后,第一次上密折,按照的是暗卫一向的规矩行事。虽说按规定被监视人的所有事情,事无巨细都要上报,但实际上汇报的时候还是有取舍的,诸如卫衍早膳吃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