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6章 山本完蛋(上)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厚处的防御接近580毫米。而且其装备的410毫米主炮,在采用91式穿甲弹和新发射药后。射程、威力和填装速度都有了很大进步,据称20公里上,垂直穿深能达到450毫米。而且长门级在日本海军内服役时间长。一向被当成王牌使用,炮术能力远胜于其它军舰。据悉,曾经创造过28000米,散步界仅仅126米的‘终极纪录’。

  不过张晓宇却不信。因为根据情报资料,长门级装备的新型91式穿甲弹,弹重1020公斤,初速约为780米/秒,即使弹体再优化,20公里顶天了也不会超过400毫米。相反,山东号使用的是1225公斤特重型穿甲弹,初速762米/秒。别看初速略低,但因为重量和弹体优化,20公里上垂直穿深可稳稳的超过450毫米。至于炮击精度更不可信,水纹、气候、速度等等,甚至心理都能直接影响精度。而且静对静的射击,和动对动的射击,也完全两概念。尤其是动对动的射击中,每一轮发射,都必须重新解算弹道诸元,这点恰好是日本的弱项。

  因为日本缺乏好的火控,在交战时,发现目标后,先由测距仪、照准和甲板观测三个班组将数据报给火控组,火控需要手动输入计算仪,再在图纸上画敌舰可能到达的位置。等这些都算好,再发给炮塔,炮塔拿着数据开始调炮,然后靠运气吃饭。每一轮炮击,这种工作就得重复一次,而攻击过程中,两艘长门必须保持直线稳速的同步航行,否则。

  相反,无论是北京级大改后,还是新锐山东级,都采用最新的rpc系统。简单说就是陀螺仪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有点像后世坦克的火炮稳定火控系统。安装这种系统后,无论航行姿态还是风浪大小,炮口都能快速始终的指向敌人。以山东号为例,得益于直接仿造图纸和优势的电子技术,雷达为核心伺服器配合火控计算机,已经实现火炮俯仰和转动的全自动化,rpc又提供了持续准确的目标跟踪功能,弹道解算更是已经计算机化,全部进攻中人工参与已经很少。所以它的12门406毫米主炮反应速度是目前技术下最快的,不仅能做到持续每分钟2枚的速度,还可以让舰长在进攻中持续机动,减小自身受弹概率。

  所以当雷达在45公里外发现山本后,张晓宇就打算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破除日本的精度。见到参谋担心,还故意的一笑:“左舵5度,提高到25节,3分钟后回原位,持续炮击。放心,2艘长门而已。”

  “2艘长门,还而已。”对这名不修边幅的舰长兼编队司令,新来的参谋有些无语。但他的担心很快被一声呼喊,压回了肚子。

  “4点40分,第五轮,目标,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