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零章 底气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迫击炮,15门七生步兵炮,5门重型七生五野炮,您拿来的新十生五榴弹炮图纸我们正在研究,目前只能仿造克虏伯提供技术的1909式十生五榴弹炮,工人还没摸透所以每月最多2门,新炮也至少要年底才能出样炮。”

  “机枪呢?”眼看走到机枪厂门口,杨秋停住脚步带蔡锷等人走了进去。

  “汉二型轻机枪(汉一型按照布伦式改进后的重新命名)每月能出100挺,新的轻型汉三型重机枪每月6挺,冲锋枪简单易造每日就可得100支。”王金海带大家走到最里面规模不大的重机枪车间,中央长条桌上摆着一挺样式奇怪却又让蔡锷有些熟悉的重机枪,三脚架被改成了厚重的双脚架,水冷套筒也缩小了很多,机匣也明显经过了改进缩小了体积。

  这是根据杨秋拿出来的mg815图纸仿造的汉三型重机枪,主要用于全面替换目前各部队使用的毫米马克沁。刘庆恩和杨秋一起研究后进行了较大修改,不仅比原型更轻也更灵活,改用了制式的毫米子弹,取消了全自动模式,增加了快慢机,为保持长时间稳定射速保留了水冷套筒但减小了体积,采用100发小弹药箱供弹,而不像以前每次都要扛着250发的弹药箱到处跑,虽然国防军不可能向欧洲那样大量装备重机枪,但为了锻炼制造队伍还是保留了重机枪生产线。

  “弹药方面现在日夜可产76子弹6万发,各类炮弹4000枚、引信5000个、手榴弹2500枚、汉川炸药厂从德国和美国买的原料后,日夜可得千斤新炸药,自产原料要等到湖南那边的化工厂建好才行。现在我们这边工人还不是很熟悉新机器,只能达到五成的设计产能,要是再有一年呵呵。”王金海说到最后自己也得意笑了,现在的汉阳放在欧洲都是家中型军工厂规模了,只要工人再锻炼几年,产量翻倍甚至媲美日本都是有可能的。

  蒋方震已经比较熟悉这里,明白之所以能有这个产量一来是杨秋高屋建瓴,比如悄悄向美国采购了数千根四米长的高强度钢管用于迫击炮,还有前后两批向德国采购的400根70毫米步兵炮炮管,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炮厂工序。二来是使用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大批奥匈技术工人。三来嘛囤积原材料上砸的钱估计比建厂还要多,光向美国采购铜锭和瑞典软钢就各有几万吨了。

  经过一年多的疯狂改扩建和囤积原料下,国防军已经拥有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速度和大批采购军械的北洋比并不弱下风,新装备上甚至远远超出,而代价就是已经近乎枯竭的财政。

  但这些听在蔡锷耳朵里就夸张了,五成的产能就达到这个数字,要是等工人熟练,那该是什么样的光景?何况在重庆还有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