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3章 超级“炸弹”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大队、1个运输大队、若干高炮营等,总计622架)总计3110架战机,22舰队也将在明年初得到1艘辽宁级航母、至少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的补充,并正式常驻波斯湾和印度洋。

  无论是领袖的决心,还是幕僚集团的建议,或者是政治上的需要等等,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正将亚欧两个最大国家慢慢挤压到一起。撞击潮头来临前的时刻,北京和莫斯科都在竭尽全力的准备着。与适合军事作战的苏联体制相比,杨秋需要受国会和在野党制约。制造力也因为东南的日本,不得不分摊出占全国制造总量的三成用于海军建设。虽然杨秋也曾想过直接撇开议会进入全面战时机制,但都因战争没有全面爆发,而被担心引发府院之争的宋子清和王正廷等劝阻。

  斯大林一边向德黑兰增兵,一边盯着波兰局势。只要德国履行密约,他就能从欧洲再次抽出百万大军挥戈高加索和里海。他还积极的针对装备劣势,主动砍掉kv1坦克,要求研制更强大的kv2坦克。而t34/76因为能稍稍遏制中国主力的31型坦克,被要求大量建造。飞机上,在中国的刺激下,新的米格3和il2终于迅速定型开始生产,而仿造的he111轰炸机也被命名为图2后,进入小规模量产。同样,国防军在砍掉众多型号后,也开始集中资源于飞机、36型坦克、半履带车、高炮等等主力装备,仅六七八三个月,就有1627辆36型坦克、包括311架轰七在内的2817架飞机被制造出来交付部队。

  北京和莫斯科欲罢不能时,日本也在焦急的等待中苏全面开战的消息。即使广田弘毅当夜就告知密约,但不能确定大陆全面开战的情况下,日本上下依然保持着最后的一丝警觉。

  亚洲的风暴再次聚集时,波兰已经是兵败如山倒。

  面对德军闪电般的推进速度,波军毫无还手之力,偶尔组织起反抗也很快被蜂拥而至的德军飞机和坦克冲散。到8月29日,德军已经濒临华沙城下。戈林还调集200架德国轰炸机,想学阿瓦士战役轰平华沙,可此时他手上最强大的ju88轰炸机每月产量也才几十架,面对欧洲的坚城完全无力。

  隐蔽在街头巷尾的防空阵地让华沙看起来森严而恐怖,街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汽车和杂物,废旧轮胎和沙包堆起来的简易工事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不时掠过天空的德国飞机,更是吓得市民不敢出门。到这个时候,即使普通人也知道波兰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学校已经全部停课,热血的年轻人早已披上军装。被誉为欧洲数学摇篮的利沃夫大学内更是冷冷清清,只有学校西北角的一栋红砖房子内,忙忙碌碌。

  “马里安,小心点。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