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节 廉耻_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孙承宗的倒台朝中的阉党势力似乎已经变得无可匹敌虽然阉党也是一群彻头彻尾的贪污犯但黄石不得不承认的是至少这群贪污犯中的饭桶比例要比东林党低一些。从万历末年开始的烂造制钱行为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朝廷对北方大面积的饥荒也进行了更多的赈灾行动心不甘、情不愿的地方政府也开始修筑河堤、进行了有限的治水工作。

  黄石毫不怀疑如果是今天大明宝座上坐着的还是朱洪武的话那么地方官数年来的无所事事肯定会导致大量的人头落地。但可惜当今的大明天子是年轻的天启皇帝这个二十一岁的孩子对老师、对管家、对大将、对臣子都很厚道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天启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此时的大明朝廷和地方政府相比天启初年仍然是一样的贪污腐化只是稍微做了些早就该作的工作不那么消极怠工了而已。但这一****进步就让天启欣喜万分并因为这些成绩而大大奖赏了内阁至于在皇帝心中始终以“忠勤有加”形象出现的魏公公当然也从这些政绩中分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

  面对魏忠贤和阉党内阁合作形成的滔天权势大明终于兴起了一片给魏忠贤立生祠的热潮这毫无疑问就是各地督抚的政治宣言当然是最愚蠢的一种政治宣言和东林大佬左光斗“若非同道即为仇敌”的名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者来到明末这许多年来。黄石奉行的政策始终是骑墙既然这是黄石的处世原则那么生祠就更一定不能去涉及。出于以上两方面地考虑黄石很委婉地说道:“吴公公明鉴末将根本就没有给魏公公立生祠的钱。”

  这话让吴穆听得一愣各地督抚争先为魏忠贤请立生祠所用的材料自然也都极其考究无论是沉香木的门槛。还是汉白玉的雕栏这都不是一****钱能买下来的。反正就黄石所知为魏忠贤立生祠的花费还没有在十万两白银以下的目前攀比之风愈演愈烈生祠地造价也是不断提高甚至出现了价值三十万两白银的祠堂。

  东江镇一年的军饷不过二十万两白银折合到黄石的左协不过四万两之数贪污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白银去修一个生祠对辽东巡抚来说或许不是什么难题。但这对东江镇来说却无异于天文数字。

  “这个嘛……”吴穆听完这话后沉吟了一下终于狠心把底牌交代了出来:“魏公公说了黄帅你只要上一封请立生祠的表章就可以了魏公公一见到这份表章就会在万岁爷为黄帅进言开长生镇、并派专人来辽南重新勘合兵员。”

  见黄石沉默半晌无言吴穆生怕黄石实在担心魏忠贤不赏脸所以就又压低声音加上了一句:“魏公公说了只要黄帅一上请立生祠的奏章他立刻就照准。”

  殊不知黄石此时正腹谤不已:“这真是捧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