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2章 张辅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想到这燕王朱棣便不由的左右为难起来。

  自己麾下大将之中。

  张玉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他的儿子张辅更是一个好苗子,绝对是那种经过好好培养便可以独挡一面的后续储备人才。

  虽然说自己舍不得将道衍和尚,姚广孝就这么拱手相让。

  毕竟这是自己的首席军师!也是自己最为倚重的智囊团。

  可张玉何曾不是一样的重要,毕竟张玉一家,父子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提出这个交换要求的朱雄英,自然也是在心里头窃喜不已。

  历史上的张玉和张辅父子两人究竟有何的能耐?历史书早已说明了一切。

  明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在祭拜朱元璋之明孝陵后,朱棣正式称帝。朱棣和乃父一样,称帝不久就大封功臣,这一次封爵,最为显著的莫过于“靖难四公爵”。

  明朝的公爵,一共有4类,分别是“开国辅运”、“奉天靖难”、“奉天翊运”、“奉天翊卫”。其中,“开国辅运”公爵是当年跟着朱元璋一起建立明朝的大功臣,例如徐达、李文忠等人,这种开国之功可遇而不可求。“奉天靖难”公爵则是跟着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立下大功之人,这种从龙之功需要实力和运气的加持。

  朱棣登基后,封了4位公爵,分别是丘福(淇国公)、朱能(成国公)、张玉(荣国公)、陈亨(泾国公)。这就是所谓的“靖难四公爵”,他们都是世袭爵位。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4人中,张玉和陈亨早在靖难之役时就已经战死了,也就是说,“靖难四公爵”其实有两位都是追封的。

  永乐初年,朱棣认为靖难第一名将是丘福,但遗憾的是,丘福最终兵败北疆;而和丘福齐名的朱能,也病逝于南征途中。谁也没想到,若干年后,“靖难四公爵”中最为显著的家族,却早已姓张。因为张玉生了一个好儿子——张辅。

  张辅后来被朱棣封为英国公,成为大明朝的国防柱石,纵观有明一代,英国公张家已经超过了魏国公徐家,成了大明朝第一勋贵世家。

  那么,威风凛凛的四朝名将张辅,结局到底如何呢?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英国公张辅的一生,以及他寂寥的结局。

  一、父死子后继,虎父无犬子

  《明史·张辅传》记载:

  张辅,字文弼,河间王玉长子也。燕师起,从父力战。

  张家的发迹往上追溯,源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其父张玉,是朱棣麾下赫赫有名的大将,以多谋善战而著称,为朱棣最终夺得大明江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功居一等。然而,张玉在建文二年的东昌战役中,不幸战死。朱棣感其功劳,追其为荣国公,爵位世袭罔替。

  虽然荣国公为世袭爵位,但朱棣并没有急于让张辅袭爵,最初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