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洪流3_浴血荣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9.送款员如何曲折变身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下)

  当时博古最大的软肋就是军事知识、军事能力不行,没有这方面经验。奥托?布劳恩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优等生,而且他在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之前,还在德国搞过武装起义,颇有军事经验,这些理由使博古与奥托?布劳恩的关系迅速拉近。

  1933年春天,中共中央在上海是明显待不住了,必须撤到苏区去。博古就撤到苏区去了。博古动身之前想带奥托?布劳恩一起去,奥托?布劳恩其实也想去,但他当时有自己的考虑。

  到中国来,他不是军事顾问,他是一个送款员,为解救牛兰夫妇,送2万美元是他的任务。博古想把他拉去,是作为私人顾问,还是作为共产国际的顾问,当时没有明确,所以他就不愿意去。他希望什么呢?就像中国人讲的,你要给我正名,给我正式的名分,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名分?

  奥托?布劳恩当时如果跟博古一起去苏区,在身份认同上有个非常明显的缺陷,他是苏军总参谋部的人,不是共产国际的人,他是苏军总参谋部派到中国的送款员,不是共产国际指定到这儿来当军事顾问的。所以,当博古想把奥托?布劳恩带到苏区去的时候,他就提出一个条件,要有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出的相应指示。意思很明显:你博古说了不行,得共产国际说了才算,我去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去?这是关键。

  奥托?布劳恩心里很清楚,他想凭借这个指示完成自己的身份转换。

  情况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博古连续向莫斯科发了几封电报,共产国际远东局在上海的负责人约尔特也发了几封电报,但是共产国际的答复迟迟不来。

  共产国际的答复为什么迟迟没有来?

  共产国际有自己的经验。

  共产国际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对中国革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先后有不少的人物被派到中国来指导革命,这些来的人有成功的,有不那么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不管怎么说,每一位被派遣的人,都是经过共产国际慎重考虑的。

  维金斯基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的第一个代表。他当时在“南陈北李”之间穿针引线,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国际代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马林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的第二个代表。马林参加了中共“一大”,而且在当时会上出现意外,有陌生人进来的时候,马林及时警告全体会议代表,说地点已经暴露立即转移。大家当时还不太情愿,被迫听取了马林的意见转移了,结果当法国巡捕冲进来抓人的时候,已经人去屋空。马林要求提前转移,这个建议是以他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总结出来的,使中国共产党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