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赵军首胜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人将和二十名五百人将正在营垒上巡视。他们见赵括到来,纷纷见礼。赵括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个军没有万人将,两名裨将分别说出自己的战术设想,大体都是以五千人为一阵出击。赵括道:“旦日若以二偏同战,可乎?”

  两名裨将有些不安,如果只以五千人出战,两人凑凑,还可以凑出五千堪战之士;如果一万人一起出战,老弱残兵、贵戚子弟、井市无赖就都要上阵,那不定会闹出什么笑话来。他们找了些理由想搪塞过去,但赵括坚决不同意。最后两人道:“军久不练,恐难如意!”

  赵括似乎明了他们的心思,道:“军不严则不立。君等所难,孤愿代行之!愿诸君传吾令:”父子同在的,父免;兄弟同在者,兄免;家独子免!其余,旦日皆战!“

  在赵括的督促下,各军官回营整顿士卒。

  按照编制,一营有一百盾牌兵,二百戟兵,一百矛兵和一百弓箭兵。其中盾牌兵和矛兵都需挑选身强力壮者担任,弓箭兵则由善射者担任,戟兵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是杂兵。但在长平,弓箭不足,弓箭兵都拿起戟甚至棍,当起了杂兵。持盾和持矛都是很费体力的,他们通常能比杂兵的口粮定量多一些。而这二十个营,能按这种编制组织的几乎没有,大部分都只能算是杂兵,能胜任盾牌兵和矛兵的不足两千人,如果按常规战术,他们这一万人只能组织起一千人宽的正面。赵括道:”彼秦人亦无弓箭,但以戟兵战可也。“于是,明天的作战就派出五千还算正规的一千盾牌兵、一千矛兵、三千戟兵,以及五千完全由戟兵组成的兵阵。

  这里的整训花了不少时间。在淘汰了老弱和父兄后,真正的戟兵阵只剩下三千人。赵括他们议定了作战的出击方案。

  出南边出来,赵括又转向北边,这里有宽阔的山谷,两侧并不险峻的山峦,是一个良好的战场;无论是谁占领了一侧的山脊,就对山谷中的军队构成压倒的优势。这一特点,使得双方都不敢在这一带用兵。不过赵括有时想,如果从这里派一支奇兵袭击高都,是不是有可能得手呢?但他并不敢轻易尝试,这么做风险太大了!

  由于在南边营栅内整军时间较长,赵括没有巡视到石城,而是提前下山,巡视安置在山谷中的营地。从这里曲里拐弯回去,这一夜大约巡视了一百多个营。回到大帐已经是半夜。赵括合衣倒下,酣然入睡。

  次日进来点军毕,赵括宣布,昨天作战有功的三千赵卒起为督战,凡作战畏缩不前的,准其阵斩之!诸将听闻设立了督战,脸色变更,都知道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赵括将三千督战队带到南面的营栅前,沿山列好阵势。这些士卒本来就是善战之士,又得到督战的指示,自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